更新時間:2025-11-07
點擊次數:28
手持農業環境監測儀的使用原理主要基于傳感器技術、數據采集與處理技術、無線通訊技術的協同工作,通過實時感知、轉換、處理和傳輸環境參數,為用戶提供科學決策依據。以下是手持農業環境監測儀的使用原理:
一、傳感器技術:實時感知環境參數
手持農業環境監測儀內置多種高精度傳感器,每種傳感器針對特定環境參數設計,通過敏感元件將物理或化學信號轉化為電信號或數字信號。常見傳感器及其功能如下:
1、溫濕度傳感器:采用數字探頭,直接測量空氣溫度(范圍:-30~70℃,精度:±0.2℃)和空氣濕度(范圍:0~100%,精度:±3%),并據此計算出露點溫度(精度:±0.5℃)。
2、光照傳感器:利用光譜濾光技術,測量光照強度(范圍:0~200Klux,精度:±5%),反映作物光合作用的光能供應情況。
3、光合有效輻射傳感器:專門檢測400~700nm波長范圍內的光輻射(靈敏度:10~50μv/μmol·m?2·s?1),這是植物光合作用可利用的能量,是評估光環境的關鍵指標。
4、CO?傳感器:基于非分散紅外(NDIR)原理,準確測量二氧化碳濃度(范圍:0~2000ppm,精度:±3%),直接反映作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供應狀況。
5、土壤傳感器:包括土壤溫度傳感器、土壤水分傳感器、土壤鹽分傳感器等,通過頻域反射(FDR)或時域反射(TDR)原理,測量土壤參數(如土壤水分精度:±3%),指導準確灌溉。
二、數據采集與處理:信號轉換與計算
傳感器將感知到的環境參數轉化為電信號或數字信號后,儀器內部的微處理器(或控制單元)對信號進行以下處理:
1、信號放大與濾波:增強微弱信號,消除噪聲干擾,提高數據準確性。
2、數字化處理:將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,便于存儲、傳輸和分析。
3、數據計算:根據傳感器特性與算法模型,計算實際環境參數值(如根據溫濕度計算露點溫度)。
4、數據存儲:內置大容量存儲器(如Flash存儲器或SD卡),可存儲數十萬條數據,斷電后數據不丟失,滿足長期監測需求。

三、無線通訊技術:數據傳輸與遠程監控
手持農業環境監測儀支持多種無線通訊方式,實現數據的實時傳輸與遠程監控:
1、4G/5G網絡:通過內置的4G/5G模塊,將測量數據一鍵上傳至云端服務器或管理平臺,用戶可隨時隨地通過網頁或手機APP查看實時數據。
2、Wi-Fi/藍牙:支持短距離無線傳輸,便于與電腦、手機等設備直接連接,實現數據導出與共享。
3、GPS定位:內置GPS模塊,自動記錄測點的經緯度信息,使數據與地理位置一一對應,提升分析針對性。
四、用戶交互與功能擴展:便捷操作與智能管理
手持農業環境監測儀通過人性化設計,提升用戶體驗與功能擴展性:
1、大屏幕顯示:采用中文液晶顯示屏,實時顯示當前日期時間、各傳感器測量數據、存儲容量等信息,操作簡單直觀。
2、多種操作模式:支持手動記錄、自動記錄(按設定間隔時間采集數據)和電腦鎖定模式,滿足不同場景需求。
3、語音報警功能:當監測到的環境參數超出預設范圍時,儀器會啟動語音報警,通知用戶及時采取措施。
4、傳感器擴展性:主機可通過集線器接入不同類型的傳感器,互不影響精度,支持多參數同步監測(如同時測量溫度、濕度、光照強度、CO?濃度等)。
5、低功耗設計:內置鋰電池供電,支持交直流兩用,增加系統監控和保護措施,避免系統死機,適應野外長期工作。
Copyright © 2025 山東萊恩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備案號:魯ICP備19060062號-18
技術支持:化工儀器網 管理登錄 sitemap.xml